• 实时要闻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实时要闻
  • 中国拟建全国算力交易网络应对数据中心过剩?——AI算力产业大会

    2025-07-28作者:2026 第三届AI算力产业大会暨展览会

    编者按:

    本文内容来自一篇外媒对中国算力产业的观察报道,其中涉及一些尖锐的行业问题。据了解,国内相关部门和三大运营商均未回应该媒体采访。此文目的在于传达行业信息,关于消息的真实性,IDC圈将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。

    近日,有外媒报道,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,旨在遏制数据中心的无序增长,并计划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来出售闲置的计算能力。

    报道称,在经历了三年的建设热潮后,中国正在对该行业进行全国性评估,并寻求建立一个国有的全国性云服务平台,以利用这些过剩的算力。有关部门正与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合作,探讨如何将分散的数据中心连接成一个网络,打造一个可以出售算力的统一平台。

    “东数西算”引发建设热潮与过剩

    中国在2022年启动了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旨在通过将数据中心集中在能源成本更低的西部地区,来满足东部经济枢纽的数据处理需求,并且引发了为期三年的数据中心建设热潮。

    报道表示,多位消息人士估计,很多新建数据中心的平均利用率仅在20%至30%之间。

    报道称,去年相关项目的投资总额飙升至247亿元人民币(约合34亿美元),而今年迄今的投资额也已达到124亿元人民币。而且在过去18个月中,有超过100个数据中心项目被取消,而2023年全年仅有11个项目被取消。

    为规范行业增长,国家有关部门于今年早些时候启动全国性评估,收紧了对新数据中心项目的审查,并禁止地方政府参与小型计算基础设施项目。

    技术挑战:延迟与硬件异构

    报道认为,构建一个全国性的算力网络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。

    首先是网络延迟问题。当初“东数西算”项目启动时,政府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最高20毫秒的网络延迟,这是高频交易、金融服务等实时应用所必需的门槛。然而,许多数据中心,特别是建在偏远西部地区的设施,目前仍未达到这一标准。一位项目经理表示,这从根本上削弱了西部数据中心的经济合理性。

    其次是硬件多样性带来的整合难题。目前,国内数据中心使用的芯片五花八门,一些使用英伟达的GPU和其CUDA软件生态,另一些则依赖华为的昇腾(Ascend)芯片和CANN软件栈。将这些采用不同硬件和软件架构的AI芯片整合到一个无缝的统一云服务中,技术上极为复杂。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因素。

    @2026 第三届AI算力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版权所有

    粤ICP备2024291375号